• 太极云水网 | 传统杨氏太极拳 | 张才斌大师 | 太极传人 | 各地分会 | 拳理拳法 | 太极宗师 | 太极视频 | 文苑 | 招生 | 太极传承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拳理拳法 > 王宗岳拳论《打手歌》的理论研究/张才斌

    王宗岳拳论《打手歌》的理论研究/张才斌

    阅读:3437 时间:2013/9/16 15:06:34

    王宗岳拳论《打手歌》的理论研究
    张才斌/文

       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在华夏文明沃土上孕育出的奇葩,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灿烂的瑰宝,被西方国家誉为东方圣经,是东方武术文化的鲜明代表,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辩证思维与武术、医学、力学、美学的完美结合,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,更是体育运动中的阳春白雪。太极推手是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能充分体现出太极拳独特的武术魅力。本文通过对太极拳经典理论《打手歌》的研究,解读蕴含其中深奥的哲学思想和推手原则,提升理论水平,进一步促进太极推手水平的提高。
       
        关键字:《打手歌》 理论
     
       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优秀拳种,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,根于礼仪之邦,内容博大精深,体用兼备,不仅具有强大的健身功能,而且蕴含的技击术更是奥妙无穷。太极推手是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培养粘连黏随劲的基本方法,以柔弱胜刚强为指导思想,以粘连黏随、借力打力、后发先制为技击原则。王宗岳的《打手歌》精炼地概括了推手要点,被后人奉为学习太极推手的经典教程。通过拳理的研究对提高太极拳水平至关重要。
       
        1.王宗岳与《打手歌》
      《打手歌》全文如下:
        掤捋挤按须认真,上下相随人难进。
        任他巨力来打我,牵动四两拨千斤。
        引进落空合即出,粘连黏随不丢顶。
       
        王宗岳,自幼酷爱武术,精通拳法、枪法,著有《太极拳谱》和《阴符枪谱》。武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之兄武澄清,在河南舞阳县做知县时,于盐店得其拳谱,之后广为流传。《太极拳谱》包括《太极拳论》、《太极拳释名》、《打手歌》、《十三势行功心解》、《十三势歌》等文章。文章言简意赅,语言精练,富含深刻的哲理,成为太极拳的经典理论。
       
        2.《打手歌》解析
     
        2.1 掤捋挤按须认真

         太极拳又名“十三势”,包括掤、捋、挤、按、採、挒、肘、靠、进、退、顾、盼、定。在《太极拳释名》中,“掤捋挤按,即坎离震兑,四正方也;採挒肘靠,即乾坤艮巽,四斜角也。”其中,掤捋挤按是正法,是太极拳最基本和常用的技法;採挒肘靠是隅法,是对正法的补充。《打手歌》把掤捋挤按放在文章之首,说明练习推手一定要突出重点,重视掤捋挤按四大基础劲。在杨氏太极拳中,掤捋挤按多次重复,对此师父王长兴(师承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、杨班侯外孙—白忠信)有新的见解:练拳犹如中医开药方,每味药的剂量不同,如需要30克的药量只用了10克就达不到治病的效果。掤捋挤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       

        从本质上说,掤捋挤按不单单是式,而是意,是劲。既是粘连黏随的劲,也是走化拿发的劲,还是柔中寓刚的劲,也就是太极劲。以排在四法之首的“掤”为例,掤不单单是前臂由下而上、从内向外的劲力,而且浑身上下到处都有掤意,掤势中还包含着捋挤按。如师爷白忠信所言“掤劲的本质如同水中按葫芦的感觉。不按不沉,按葫芦这边,它从那边起;按那边,它从这边起。若将其按到水中,则仍有上浮力;松手则葫芦又顺势而起”。因而,“掤”似绵里裹铁,富有弹性和柔性,处处有掤劲。“捋”不仅体现在掌中顺势向后牵引的劲力,而且从左向右、从右向左、从外向内等方向都可以捋。捋主要是用来将对方的来力引进落空。使对方处于被动,同时将对方发出。捋中包含着掤挤按。“挤”不仅在手背,在得横处都可以体现,并且包含着掤捋按。“按”是把对方来力弧形地向下引按,对方落空回抽时,便黏住彼身,用整体劲将对方推按倒地。此劲也包含着掤捋挤。掤捋挤按每势包含着其它三势,一共十六势,这十六势分别与採、挒、肘、靠、进、退、顾、盼、定交错结合,做到上下相随,对待外来进攻就会迎刃而解。

        太极拳以八法为基础,八法又以四正法为基石。在推手中灵活把握对方的变化,必须明确重点,练好基础,将四正法练纯熟,通过肢体的接触培养自身的反应能力,既能使自己掤捋挤按运用得得心应手,又能灵活感知对方劲力和意图的变化。可见,太极拳是用身体技能展现生命智慧和哲学思想的。
     
        2.2上下相随人难进
        戚继光说“上下周全,无有不胜。”是指运动时上肢、下肢和躯干等各部均要协调配合,使动作完整一气,全身内外劲整。杨澄甫《太极拳十要》中提到,“上下相随者,即太极拳论所云‘其根在脚,发于腿,主宰于腰,形于手指,由脚而腿而腰,总须完整一气也’。手动、腰动、足动,眼神亦随之动,如是方可谓之上下相随。有一不动,即散乱也。”上肢轻灵活泼,下肢不滞不僵,相互配合,上下一致。身体及每一个动作做到上下呼应,左右呼应,前后呼应,内外呼应,这样才能协调完整,即“一动无有不动,一静无有不静”。更进一步,思想上和在意念支配下的动作做到相随。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,都需遵循上下相随的原则。当我处在主动地位向对方进攻时,意到气到,气到力到,上下肢体动作一致,劲力完整一气,对方无处可逃。若我处于背时,只有上下相随,保持立身中正安舒,使我重心在自己的安全范围之内,才能转换灵活,转背为顺。
     
        2.3任他巨力来打我,牵动四两拨千斤。
    “四两拨千斤”是一个形象的比喻,贵在“牵动”二字,说明太极推手的特点在于顺势借力,进而小力才能胜大力。太极拳运动意为先,主柔、主静,运用柔劲、巧劲取代大力、硬力,突出以弱胜强的优势。太极拳把借力打力之法提高到战略原则上来,不提倡与对方硬顶硬抗,这是其他拳种不能比的。当对方意念和动作超出了安全范围,处在动摇之时,我稍用小力使其偏离重心,自然可以使对方站立不稳,甚至跌出。因而,“四两拨千斤”用的是智慧,体现的是巧劲和省劲的原则。懂得了借力打力的道理,无论对方与我力量有多悬殊,我都可以顺利的以其势还其身。

        2.4引进落空合即出
       引进,也可为引劲,是通过肢体接触引导对方在自己意图下的运动。“空”有失重的感觉,如身临深渊的恐惧感。“落空”使对方的来力处处没有着落。转而我之意施加于彼身,使彼不得机不得势,我化被动为主动。“合”不仅指自身达到内外三合,同时指对方落空后我合住对方的劲路,找准对方的发落点。“即”说明反应的速度快。“引进落空”反映出太极推手的曲线思想。每一招每一式都要先引进来,再发出去。既减小对方作用力,又能使自身得以保护,在蓄劲中以待进攻,以蓄势待发的气势得到后发先制。

        2.5粘连黏随不丢顶
        二人对持,必有粘连黏随。沾(zha(_)n)粘(zha(_)n)粘(nia(/)n)黏(nia(/)n)。有些文章对这四个字没能搞清楚。当沾和粘合用时,粘字读(nian)当粘和黏合用时,粘字应读作(zhan)。理解“粘(zhan)”的含义须知“走”。在彼刚我柔、我处于背势的情况下,我随之以手相粘,不丢不顶,然后走、引、化。“走”是与对方动作速度、力量、方向保持一致,似对方推我走之意,不可稍有抵抗。因而“走”是被动的服从。“引”即主动的引导对方随自己的意图运动。“化”是改变对方来力方向,通过圆弧轨迹运动化掉对方来力,使对方失其重心,身体散乱,我可以借机发劲,使其跌出。“走”、“引”、“化”三者是相连不断、一气呵成的。这种“粘”的方式中,蕴含着走、引、化,是一种转背为顺复杂的运动方式。

        “连”即是顺从不离,连绵不断。把自己的运动与对方的运动有意识地连接起来,使两个人的运动方向没有丝毫的间断,随着对方的运动而运动,借此在运动中去感知对方劲力的大小、虚实、方向、刚柔等种种变化,以便因敌变化,抓住对方的失误或破绽及时进攻。

        拳论云; “我顺人背谓之黏”。“黏”是在“我顺人背”的条件下发生的。当我处于顺势之时,我可以有两种方式运动。一种是用刚劲,将对方***,这是一般常人的本能反应。另一种是用黏劲,黏住对方,使对方处处不得力处处被动,欲进不得,欲退不能,使对方心服口服,这是高层次的用法。倘若我用刚劲,那么对方若懂劲、会听劲,则其走、引、化,我失势,彼得势,而我败矣。倘若用黏劲,我意先于彼意,无时无刻都意在彼身,找准对方中线,合住对方劲路,随彼动而动,知己知彼,则彼虽有千斤力,也不能如何,时刻在我的掌握之中,这才是真正的人不知我,我独知人的最高境界。

        “随”则是不先不后,彼走此应的意思。在推手时,顺随对方的动而动,不论对方如何设法逃脱,始终舍己从人地顺着对方的劲跟随而去。虽然从表面看自己处于被动,然而在实质上却取得了攻守的主动权。
    在推手中,粘连黏随与听劲互为条件,相辅相成。粘连黏随掌握的好,听劲水平高, 推手水平自然高。只有掌握了粘连黏随,不丢不顶,舍己从人,引进落空,上下相随,转换轻灵,我们的推手技艺就会提高一大步。

        3.结论
       太极推手功夫奥妙无穷,是有别于其他技击术而善于用巧劲的技击方法。《打手歌》从理论高度为推手的练习提供了依据。通过对《打手歌》的解读,为进一步提高太极拳水平指明了方向。在太极推手理论的指导下,与实践相结合,共同促进技击水平的提升。

        4.参考文献
       [1] 沈寿.清代王宗岳打手歌浅析与研究[J].广州体育学院学报,1983(2)
       [2] 王宗岳等著.太极拳谱[M].北京:人民体育出版社,1991
     

     





    王宗岳拳论《打手歌》的理论研究/张才斌
    微信公众平台
    传统杨氏太极拳常年招生
    邯郸市长兴太极拳培训中心

    杨氏太极拳太极云水网(www.yunshuiwang.com) ©2012-2024 本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中国太极拳门户网站|传统杨氏太极拳|班候直系|邯郸太极拳|太极拳培训|杨氏太极拳|杨式太极拳|中国太极拳网|太极拳|太极剑|太极刀
    京ICP备12001531号